山东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天下皆安。泰安境内,名胜古迹遍布,不乏历史名人陵墓。1、范蠡墓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流传千年,很多地方,都有范蠡隐居的传说,肥城的湖屯镇,有一座陶山,据说是范蠡隐居、埋葬地。
泰安作为历代帝王封禅地,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之称,历史上名人辈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丘明、鲍叔牙、柳下惠,晋隋时的羊祜、程咬金,明清年代的罗贯中、萧大亨、赵国麟等无不是人中龙凤,像历史的长河中明星熠熠生辉,受到世人的崇敬和铭记,其中筑殿建墓是铭记方式之一。
海报新闻记者 朱德蒙自2024年7月5日起,新泰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全面拉开帷幕。夏去冬来,截至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文物普查小组坚守“应查尽查,应保尽保” 理念,全力以赴探寻历史遗迹,守护新泰千年文化遗产。
这里就是历史记载的柳里,明·嘉靖《泰山志》卷二《遗迹·帝王》载:“柳下惠墓:在州治东南一百里,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里村。小时候河两岸有很多的柳树,2016年路过这里,正好赶上拍摄《柳下惠传》剧组在此采景拍摄,一片小坡下,有一排柳树,柳下惠呼喊着“柳儿”,在追一个长发飘飘的少女
通讯员 岳赛 程琳新泰市果都镇政府驻地果都村原名为德性庄,始建于秦,相传汉武帝在此筑城学道,后改称“裹头城”。据乾隆《新泰县志》卷七《古迹》记载:“裹头城,县西六十里,相传汉武帝东巡筑此,宿其中,簪冠学道,故名。
柳姓在有130多万人口的太康县的姓氏中,是个人口较少的姓,只有5000人左右。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名声显赫的氏族,曾涌现出不少卓有建树的人物,如柳下惠、柳宗元、柳公权、柳开、柳永、柳贯、柳同春、柳亚子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它的起源和迁徙过程。据《新唐书.
隐仙观。天宝镇拥有泰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羊祜城遗址、光化寺、梁父山刻经、将军石刻经等;新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隐仙观、寨山前刻石、柳下惠墓、时珍墓、黄花岭春秋古墓等;新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父吟、诸葛亮传说、天宝豆腐干、神仙鸭等。
新泰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尽管寒风凛冽,却丝毫没有阻挡普查工作人员探寻历史遗迹的脚步。自三普以来,新泰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15处,国家文物局认定文物275处。新泰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于2024年7月5日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