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姜太公在三个地方钓过鱼,分别是河南新安城东,陕西咸阳城西和宝鸡伐鱼河谷,这三个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东往西的,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表明姜子牙当时是在从商的管理区域向周的地域迁移,所以前面两次钓鱼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单纯的为了谋生,最后在渭水的钓鱼才是为了“钓”文王,《封神演义》中说的明白:“岂可曲中而取鱼乎!非丈夫之所为也。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姜子牙(?-约公元前1015),姓姜名尚,字子牙。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水有大功,封于吕地(今河南南阳西),古时常常“以地名氏”,所以以姜为姓、以吕为氏,又称他为吕尚。他被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
封神榜中的大咖人物姜子牙,姓姜,字子牙,名姜尚,号飞熊。山东人,贵族世家,传说为神农氏后裔。不知不觉中,便谈到了关于家室方面的问题,这个宋异人游说子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兄弟一场,一定要为子牙议一门亲,生下一男半女,以延续姜氏香火。
商末周初的某天,渭水河(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边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雍容华贵的老者,居然赔着笑脸恭敬地站在河边,与一位垂钓者说着话。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交谈甚欢。 更让人奇怪的是,这名垂钓者居然用直钩钓鱼。这幅场景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牙,又叫姜子牙。姜尚祖先曾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吕,所以太公又姓吕,名吕尚,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还在交通要道盟津卖过酒。他大半生怀才不遇,到老年还期望着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于是便整日坐在岐山西南,渭水支流一条名叫兹泉的小河源头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