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南关于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推进的最新回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事件看似只是对一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的探讨,实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技术难题以及经济考量等多方面因素。琼州海峡跨海大桥,作为连接海南与广东的直接陆路通道,其构想由来已久。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并在10月24日上午9点正式通车,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将香港车辆到达珠海、澳门的时间压缩到30分钟,从此粤港澳三地正式进入了“1小时经济圈”。
随着春运的到来,有网友再次关注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是否修建这一话题,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因琼州海峡水道繁忙,且地质构造和环境条件复杂,在琼州海峡开展跨海大桥等相关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羊城晚报讯 记者全良波报道:“由湛江到海南以后可以走跨海大桥,不用再耗时等渡轮了。”近日来,一起湛江将建设世界第三跨海大桥——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到处流传,引起社会各界关注。13日,湛江市交通局局长符贤回应记者称,未接到将要建跨海大桥消息,一切以政府公布为准。
1月24日,琼州海峡客滚船因大雾全线停运,大量车辆滞留在湛江徐闻,湛徐高速不得不启动临时交通管制。这一场景并非首次出现,每年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停运屡见不鲜,交通瓶颈问题愈发凸显。于是一个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为何不修建琼州海峡跨海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