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甘肃】【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娘家人来了,咱的心暖了”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王红刚 孙淑霞“喜红,在家吗?我来看你们了。”“关理事长来啦,快进屋!”看到崇信县残联副理事长关巍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大门口,拄着助行器的高喜红赶忙招呼他进屋坐下。
在盘龙城经济开发区龙王庙村、刘新集村,李述永与妇女群众亲切交谈,了解所思所想所盼,听取意见建议。她点赞妇女姐妹们在疫情中发挥的“半边天”作用,号召大家在乡村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守望互助,争做好婆媳、好妯娌、好邻居。
娘家人还是有明白的事理的,这个娘家人一出场,哇塞,眼前一亮,不仅漂亮还亲民,那给婆媳关系,姐妹关系处的杠杠的,不愧是东北人,豪爽大气,对待家人更是维护,安慰了欣欣受伤的心灵,这不这次去广州带货,也带着她去,他就是欣欣的亲大嫂。
事情是这样的,快到预产期的时候,朋友准备把娘家妈妈请过来,觉得有最亲的人在场,到时候生孩子自己也安心很多,可跟自己老公说了之后,他却不同意,说朋友老家太远了,老人来一趟不容易,何必那么麻烦,等坐月子之后再带朋友回去看望,再说了有婆家人都在场还不行吗?
老一辈人的骨肉亲情,很多时候是年轻人理解不了的。他们之间的亲,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也没有刻意的表现,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虽然不是经常见面,但彼此都经常牵挂着对方。每一次见面,每一个眼神、每一声叮咛和啰嗦,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在一个家庭中,老人就像粘合剂,可以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可以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10月21日,河南济源,一位83岁的女儿,专门回娘家看望103岁父亲的温馨画面,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这对父女真是有福之人!
昨天早上十一点半从城里开车出发到1点四十到达衡阳老家。快到老家时接到了婆婆打来的电话,说她在赶集,来不及回家做饭给我们吃了,让我们先去她妹妹家吃饭,就是我老公的姨妈家。她离我们家还有十来里的路程,开车也要十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