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厦门通过立法引领,先行先试,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是其中一个经典案例,其制定和实施,让厦门市民的生活习惯悄然改变,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今天,我们讲述这部法规背后的故事,解码厦门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推力。
近日,厦门市翔安区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与各镇街及爱回收·爱分类厦门公司在新兴社区、钟秀社区、舫星社区、新圩社区等区域开展了主题为“小小汤圆过冬至·垃圾分类我在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有的居民用心揉着糯米面团,有的专注包汤圆,还有的在一旁精心准备馅料。
今年厦门继续优化升级分类设施,推进落实200个生活垃圾分类屋(亭)建设任务。27日,记者从厦门市市政园林局获悉,截至7月底,已建设垃圾分类屋(亭)188座。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位于长青社区的武汉大厦垃圾分类屋已完成提升改造。武汉大厦共有300余户居民,垃圾投放量大。
为进一步强化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力度,营造全社会踊跃参与垃圾分类的优良氛围,有力助推垃圾分类工作高效施行,近日,厦门市翔安区新店街道办事处携手曾坂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及曾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举办“同谱垃圾分类曲,共唱新店文明歌”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昨日,全国首例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落地厦门湖里区,现场共交易金山街道金安社区生活垃圾四分类碳减排量10168吨。此次交易,是社区作为垃圾分类碳普惠主体的重要探索,标志着厦门市在垃圾分类碳减排领域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生活垃圾四分类行为,如何换算为碳减排量?
针对“螃蟹绑大绳”等现象,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水产品称重专项整治,推动垃圾源头减量。海沧蓝水郡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改造提升,引入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见福便利店内,市民向智能回收机器投入塑料水瓶。今年8月,市妇联组织垃圾分类专场研学夏令营。
“人人参与、家家户户齐行动”“我爱我家,共同守护”……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厦门市集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践行新时尚 分类志愿行”这一主题,采取“常态+集中+多元”模式,迅速在全区掀起垃圾分类的热潮,期间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社区自觉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日电 (记者 闫旭)2023年悄然接近尾声,但福建省厦门市江头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热度依然不减。围绕“减量化、资源化”这一年度主题,江头街道持续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实效,让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监督指导下,居民精准分类投放垃圾。 坚持“垃圾分类就是低碳生活新时尚”鲜明导向,全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4年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五项重点任务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人民网厦门1月18日电 (记者张萌、陈博)18日,厦门市金山街道金安社区生活垃圾四分类产生的10168吨碳减排量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交易,其不仅标志着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正式落地,厦门市也开启“以绿色交易促进社区垃圾分类”的新模式。
【来源:海西晨报】干电池是有害垃圾还是其他垃圾?家里的旧衣服、废纸箱除了换钱还能做什么?8月13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团走进厦门市金安社区,社区内环保志愿者正在举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些问题也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文/ 图近年来,厦门市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构建起从源头到终端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处理模式,在降碳减污、节能减排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生活垃圾如何在源头上实现更精准的分类投放?低值可回收物是怎样进行回收利用的呢?
干电池是有害垃圾还是其他垃圾?家里的旧衣服、废纸箱除了换钱还能做什么?8月13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团走进厦门市金安社区,社区内环保志愿者正在举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这些问题也在这里找到了答案。金安社区是厦门市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是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部分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