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一种潜在的主流愿望,但咱们话说回来,长寿真的会让一个人幸福终身吗?说得现实一点,你虽然获得了长寿,自己亦必须承担起长寿的压力,比如卧病在床、不能自理,没有人愿意在病痛中结束人生,更没有人想与病痛中的父母告别。
古人云,“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得百岁人”。但是随着社会进步,长寿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寿。在山东平度白沙河街道,就有一名老寿星刘珍花,今年已有120岁高龄。如今,老人仍能拄着拐棍出门晒太阳,一天三顿饭顿顿不落。这是记者第二次采访这位老人。
120岁的得道高僧,在临终前,把弟子叫到身边,留下了一个字,至今都没有人能够完全参透。不过,今天我可以尝试着向各位读者朋友阐述这一字真言背后的故事和道理。曾经有人在网络上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所有的人死后都应该去天堂,因为人间就是地狱。
1722年,康熙在阳春举行御宴,餐桌从西直门排到畅春园,列席八百桌,预宴者3900余人,被邀请的皆是60岁以上的耆老,在那个年代,人类的寿命很短,60岁已经是长寿,一般男子平均寿命是45岁,女子为50岁。
在历史的长廊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生活轨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们探寻生命奥秘的道路。明朝的王士宁,便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超凡脱俗的天赋异禀,但他凭借一颗对生命充满敬畏的心,以及对长寿之谜的不懈追求,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生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