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资 派 一 词 源 自 特 定 历 史 时 期 的 词 汇 , 通 常 用 来 形 容 那 些 在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 利 用 职 权 或 特 殊 地 位 , 通 过 不 正 当 手 段 , 将 国 有 资 产 、 集 体 资 产 或 公 共 财 富 转 移 到 海 外 的 人 士 。
清晨的阳光洒满街道,街角那家开了几十年的包子铺又热闹起来,老张习惯性地要了两个肉包,一杯豆浆,老板娘笑着递过来:“涨价了,一共八块,”老张愣了一下,默默掏出手机付了款,八块钱的早餐,不算贵,却也让他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曾经,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仿佛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创造着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当喧嚣渐渐褪去,我们是否也应该静下心来,看看街角的包子铺,看看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感受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
1月15日消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 港汇昨晚大幅转弱,跌至2011年欧债危机后新低,引发资金加快外逃忧虑。A股昨日大幅反弹,创业板指更回升5.6%,惟属超跌反弹居多。港汇大幅转弱,港股的弱势未完。A股昨日虽反弹,但港股仍下跌。在港汇大幅转弱下,反映资金正外流,港股短期弱势未除。
高盛发表报告表示,市场近期担心人民币走势,近日港汇亦转弱,留意到一年的远期价格已由7.76跌至7.83,该行料港汇未来或将跌至弱方兑换水平至7.85,并估计未来走资潮可能涉及3,000亿元资金(具体要视乎金管局操作)。
前段时间,卢麒元先生说走资派,最少出走资金3万亿美元以上合计人民币21万亿人民币。这是40年发展的劳动成果,这是几亿人民走上中产阶级的劳动成果,凡是国内产生的资金,资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是以消耗国内资源,消耗国内群众劳动生产所得而所得,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是刮大风得来的,它是劳动人民用一点一点辛苦劳动所积累的社会财富。
今天上午,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发布网络日志称,香港国安法不会对香港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带来任何转变,更没有坊间传言的“走资”情况。事实上,香港金融市场目前继续顺畅有序运作,陆续有资金流入,“走资”的传言不攻自破。
1975年8月,郝成竹高中毕业下乡,正遇上重庆农村的“割尾巴”运动。对于这份工作,郝成竹心里是这么想的:“对我来说,每天最高10分的价值不过两毛钱,但对于个子不高的我来讲,总是暂时解脱了繁重农活的压力,是该好好干。”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最新一期网志中提及,环球市场自2008年金融海啸后出现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不少经济体资产市场出现过热,稍有风吹草动,投资者就如惊弓之鸟,甚至反应过度,造成市场大起大跌。
证券时报记者 吕锦明刚刚在北京出席亚投行开业仪式后返回香港的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谈及近期港元汇价波动的情况时表示,他认为目前港汇仍在强势一边,现在看不到香港出现“走资”的情况,他补充说,早前曾有不少资金流入香港,之后在一定的条件下有资金流出香港也是在预期之内,他强调,特区政府有关
12月18日消息,据港媒报道,历时多年的美国零息政策终结束,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及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均预料,本港有走资压力,但速度缓慢;陈德霖提醒,若港美息差达0.5厘,将会引发大幅走资。港汇昨微跌,于昨晚9时稍为回软至7.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