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商业航天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国内商业航天成果频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2024年,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在此背景下,商业航天可能将开启新时代。
中新网长春6月19日电 (高龙安)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浩亮19日在吉林长春表示,中国商业航天已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已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的商业航天1.0时代,向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2.0时代加速布局。当天,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遥感·通信创新大会开幕。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万晨曦11月30日晚间,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03星送入预定轨道。
今天的行业风口来聊聊商业航天。消息面上,6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对《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到:拟支持开展民营企业低轨卫星出口业务试点,支持北京市卫星制造企业出海。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一)重要市场新闻1、美股道指11月累涨7.54%、标普500指数11月累涨5.73%,纳指11月涨幅为6.21%;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其中特斯拉11月累涨超38%,创2023年1月份以来最佳单月表现。2、美元指数跌0.37%,报105.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一)重要市场新闻1、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654.27点,涨幅1.64%,录得周线四连涨;标普500指数涨1.11%,上周累跌0.85%;纳指涨1.03%,上周累跌2.08%;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均连跌两周。
5月3日傍晚,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六号探测器搭载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了全球首次月球背面取样返回之旅。嫦娥系列探测器、神舟系列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提到航天产业,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这些服务国家战略的国之重器。
(本文作者王鹏,北京社科院研究员)2024年,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起飞,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03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8月6日,千帆星座的首批18颗卫星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的星座组网大幕也由此正式拉开。按照规划,千帆星座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648颗卫星发射,实现区域网络覆盖;接着在2026~2027年完成648颗卫星发射,实现全球网络覆盖。
5月3日傍晚,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六号探测器搭载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并于5月8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嫦娥系列探测器、神舟系列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提到航天产业,很多人会首先联想到这些服务国家战略的国之重器。
商业航天产业化提速。我国首颗高功能密度的商业红外气象卫星昨日成功发射。北京时间2024年5月21日12时15分,星环科技冠名的我国首颗商业红外气象卫星“星环号﹒南信大星”卫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启探索宇宙的壮丽征程。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中国证券报》9日刊发文章《链长面广 商业航天发展前景可期》。文章称,在7月8日召开的2024空天信息大会暨数字地球生态峰会上,“商业航天”成为一大热词。与会嘉宾认为,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给商业航天领域带来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在国家政策、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资本注入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产业已初具规模,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注入新动能。5月15日,南都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广州南沙,探访商业航天独角兽——中科宇航。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新京报讯 据“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加强商业航天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的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正式启动。联盟分设整星子联盟、元器件子联盟、单机子联盟等六大子联盟,首批49家商业航天企业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