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民从太原出发,沿大运高速南行百余里,便到了平遥古城。远远望见那呈灰褐色高耸的城墙。城墙脚下是一条约莫宽十米的壕沟,与外界连接的是一座吊桥。我们在城墙不远处下了车,沿着由青石板铺成的古道向城门口走去。城门正上方,赫然篆刻着“平遥”两个大字。过了吊桥,进了城门。
平遥古城按照相传的“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说法,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于是号为“龟城”。突出了长生不老、固若金汤的寓意。整个城池以市楼为中心,由城墙和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有如龟背上的寿纹。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修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和古老的城市,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平遥古城,它地处晋中地区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现在保留的是古城墙为明朝洪武三年扩建,原来的名字是叫做平遥古城古陶,北魏时为避太武定讳改成了平遥,这座古城的外形看上去像一只乌龟,寓意是长寿吉祥,金汤永固,城南门为龟头,北门为龟尾,东西两边四座城门就像是四条腿,南门外侧两边分别是一口水井,代表着乌龟的眼睛,城内街巷交叉如龟背。
今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中国旅游日”的缘起,是21年前,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将《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
地下文明看陕西,地上文明看山西!山西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全国第一)、古建筑28027处(约占全国1/10)、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建第一大省。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今天给大家推荐这座宝库中的一个宝藏小城——平遥古城。
️前言: 欢迎来自全国的游客踏上这场穿越千年的时光之旅,走进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民族古代县城—平遥古城。大家可能是途径此地计划外的在这里驻足,也可能是对古城感兴趣但没有充足的时间观光,亦或是充足的时间和准备来到这个千年古城。走吧一起走进古城吧。
游前补课平遥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绝对是古建筑文物最多,是真正的古城。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年间扩建,建城已2700余年。平遥古城明清风貌基本保留完好,是汉族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城。
平遥古城一角(5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屹立于黄土高原的山西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经过2800余年洗礼,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保存着300余处文物、近4000处传统建筑。青砖黛瓦的古城里,大量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