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12日获悉,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近日在一次和员工的交流中谈及了三个大模型认知误区。他认为,打榜不能证明大模型的能力,模型之间的差距是多维的;闭源模型是商业化模型;开源模型效率不行,无法解决算力问题,同时强调百度把智能体作为大模型最重要的战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并解释了原因。
【文/观察者网 吕栋】 “2023年国内出现了百模大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尤其是算力的浪费,但是也使得我们追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础模型的能力得到了建立。”7月4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主论坛上说道。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谈及开源闭源之争时表示,开源大模型在学术研究、教学领域等特定场景下有存在的价值,但并不适用于大多数应用场景。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需要让业务效率比同行更高、成本比同行更低时,商业化的闭源模型是最能打的。
百度李彦宏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再谈开源与闭源之争:商业化的闭源模型是最能打的。他进一步强调,没有应用,光有基础模型,不管是开源还是闭源都一文不值,“大家不要卷模型了,要去卷应用。”他透露,两个多月前,文心大模型的日调用量超过2亿,而近期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调用量已经超过了5亿。
7月4日,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产业发展主论坛上狠批大模型刷榜比拼之风,称很多公司把关注点放在基础模型上,一天到晚跑分、刷榜,谁又超越GPT4了,OpenAI又出了sora、GPT4o等。
AI企业曾经受困于投入和回报难成比例的问题,在今年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大模型的“变现”之路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商业化)就像小时候玩打砖块的游戏,把砖块精准地打到一个缝隙里去,首先要知道缝隙在哪儿,路径在哪儿。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产业发展主论坛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再次强调闭源模型的优势,称激烈竞争环境下,商业化闭源模型最能打。另外,没有应用,基础模型一文不值。李彦宏说,他是会议的常客,经常来,去年因为出国而缺席。
“外界对大模型有相当多的误解。”9月12日消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近日的一则内部讲话曝光。在最近一次和员工交流中,李彦宏谈及三个大模型认知误区,涵盖了大模型竞争、开源模型效率、智能体趋势等热点话题。李彦宏指出,未来大模型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7月4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产业发展主论坛上表示,要跳出移动时代的思维逻辑,避免掉入“超级应用陷阱”,不是只有10亿DAU的应用才叫成功。
“过去这24个月,这种全球性的大模型狂热,究竟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还是新一轮泡沫?”这个被《时代》周刊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未来主义者,长期投身于AI发展的浪潮”的AI布道师,在冷清时布局入场,在热闹中反而总能保持冷静。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据悉,联合国以及各国政府代表、专业国际组织代表,全球知名专家、企业家、投资家等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当天,南都记者穿梭于多个会场,收集了一批人工智能“大佬”们的精彩发言,或可窥见行业最新走势和他们关注的重点。
中国青年网讯 7月5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在谈及大模型的闭源与开源的选择时,两家知名的头部云企业阿里和百度相关负责人表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称,模型开源无法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商业化闭源模型最能打。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产业发展主论坛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随着基础模型的日益强大,开发应用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了,最简单的就是智能体,这也是百度最看好的AI应用的发展方向。
朱克力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巨大洪流,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逐步渗透并重塑着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自动驾驶汽车穿梭于繁忙的都市街道,到智能家居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