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当资金短缺时,不少人会选择借钱。然而,借钱过程中可能遇到出借人为了提前收回利息,与借款人约定将部分利息或者全部利息在本金中预先扣除的情况,俗称“砍头息”。那么“砍头息”是否合法?法院是否会支持呢?
南海网12月8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日常生活中,大众遇到紧急事件急需用钱,无奈向他人借款,如果遇到“砍头息”该怎么办?近日,定安法院审理了一起“砍头息”引起的纠纷案件,一男子向他人借款2.5万元,却被要求将1900元利息算入本金,法院判决仅需还本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深陷泥潭”。超前消费、高端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被信用卡等各种信贷产品“套牢”,导致个人储蓄逐渐减少,负债率大幅上升。
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消费欲望,他们就会贷款进行消费,贷款之后就会积累很多的债务,这些债务他们是无法偿还的,不过他们是非常幸运的,在新规下,有五种债务是被确定无效的,那些欠债人是不能在傻傻的去找欠钱人,然后让他们偿还了。
人生在世,总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手中的存款也越来越多,但难免有些人的消费力度非常大,就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急需用钱,如果所需要的额度比较小,人们可以通过向亲朋好友借钱的方式来解决,但是所需要的钱财非常多,相信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借钱,毕竟很多人身上的压力都非常大,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拿不出很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