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现,相信大家最了解的文化还是传统文化,而新中式是根据现代生活运营而生的新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下边这种新中式的风格,可以让大家感觉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原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热血抗战风云》回望历史长河,总有一些时刻让人热血沸腾,总有一些故事让人铭记心间。在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的一页。那是一段热血与牺牲交织的岁月,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浴火重生的见证。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篇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文章,名曰《陋室铭》,作者是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刘禹锡。
作者:解婷婷(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关于陶渊明与古琴的关系,“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宋书·陶潜传》,萧统《陶渊明传》《南史·陶潜传》《晋书·陶潜传》记载基本一致)的旧说,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