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重庆市残联盲人协会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联合重庆雷锋的士红岩先锋车队、重庆市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等多家单位,组织视障人士走进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开展“触摸‘三峡文物’· 共赏华夏文明”博物馆无障碍参观体验活动。
“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民间收藏品公益性鉴定咨询活动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举行。活动面向民间收藏家,鉴定金属器、陶瓷器、书画、玉器等藏品。此次活动共计鉴定民间藏品60件,服务公众19人次。
新京报讯 据重庆日报消息,近日,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确定15家博物馆为新一轮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榜上有名。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由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共同认定,中央和地方联合共建的彰显中华文明、代表中国特色、引领行业发展的地方所属重点博物馆。
2月18日是春节长假结束后的上班第一天,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当日下午依然发布了主馆限流公告,既能欣赏系列展览,又能体验文化活动,品味历史文化盛宴,带来的超高人气也由此可见一斑……同日,该馆在春节假期中的人气“成绩单”正式出炉——据统计,春节期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馆、重庆白鹤
华龙网讯(记者 吴礼霜)金属器、陶瓷器、书画、玉器……5月19日,“民间收藏品公益性鉴定咨询活动”在重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举行,重庆的收藏家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家中各类“宝贝”现身鉴定现场。收藏家带来的藏品。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9日电(记者钟旖)5月19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民间收藏品公益性鉴定咨询活动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举行。图为活动现场。周毅摄据介绍,本次鉴定咨询藏品包括金属器、陶瓷器、书画、玉器、杂项等5个类别。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迎昭▲“重庆云上博物馆”小程序页面。“没想到,在手机上就可以逛大足石刻‘五山’了,VR实景画面非常清晰、精美!”2月28日,九龙坡区市民龚建在手机上体验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后说。
观众在云阳县博物馆数字化体验厅感受历史文化之美。(云阳县博物馆供图)“没想到,在手机上就可以逛大足石刻‘五山’了,VR实景画面非常清晰、精美!”2月28日,九龙坡区市民龚建在手机上“参观”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全新的体验一下就把他吸引住了。
8月10日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推出“不问不知——博物馆里的为什么”无障碍互动体验展。通过展出等比缩小的文物复刻品,设置由盲文、中文和二维码语音讲解组成的展品说明牌,让视障人士以触觉、听觉等感知方式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方形的镜头对准宝贝,一分钟后,宝贝的成分就清晰地出现在显示屏上。5月19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的重要活动之一——民间收藏品公益性鉴定咨询活动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举行,手持式光谱仪首次加入鉴宝行列,为市民鉴定咨询增加了科技支持。
重庆之声6月4日讯 6月3日,“触摸‘三峡文物’· 共赏华夏文明”博物馆无障碍参观体验活动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举行。63名视障人员走进博物馆,他们除了用耳朵听,还用手去“触摸”历史。“这是涪陵小田溪青铜编钟的模型,它是按比例缩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