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G弦上的咏叹调》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Aria Sul G)》,又名为《G弦之歌》,此曲为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Orchestral Suites No's 1 and 3 #09] Overture No.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提起他,很多人可能先想到的是他的大提琴组曲和管风琴作品,但其实他在西方音乐史中有着重要地位,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为古典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其音乐给人以平衡之美。
马友友演奏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序曲。一个伟大的大提琴家、巴赫美丽的前奏曲和一个寓言给我们所有人希望。这是一个困难的时期。全世界无数人正受到新冠病毒造成的不确定性、干扰和损失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人们通过音乐来寻求安慰、团聚和希望的时期。
音乐跨越文化藩篱抚慰世界各地疫情中的人们受马友友发出的“Songs of Comfort”的演奏视频启发,参与了2019与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青年音乐家——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林晶诗与来自中国澳门的陈颖蕾,向身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周的青年音乐家、特邀音乐家及导师发出邀请,隔空合奏
来自中国澳门的陈颖蕾表示,在看到马友友发出的“Songsof Comfort”的演奏视频后,想到可以邀请参加音乐周的青年音乐家们共同响应,用音乐为全球受疫情波及的人们带来安慰,“这也是YMCG的宗旨,用音乐连结你我,连结世界每一个角落。虽然在广州举行的音乐周活动已经结束,我们依然
聆听巴赫——让你一次就爱上了提琴地点:BRERA CAFÉ & GALLERY 布雷拉艺术咖啡馆地址:朝阳区青年路华纺易城小区17号楼07号底商【参与方式】预售票:80元,现场票100元(微店快速支付,店家微信平台预约,电话13811678159预约或直接进店购票)http://
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 --- 1750年7月28日),是成功地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是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他将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在电影、电视剧、广告、手机等等传播媒介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很熟悉的古典音乐,兴许你不知道那是古典音乐,但那些音乐累月长年穿插于你的生活,无数次的掠过,或者有不少是你心仪的音乐,但叫不出名字,不知其就里。有见及此,小编这几期将一系列地介绍这些相逢于耳际,你很想抓住的“过客”。1.
电影配乐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十大”古典音乐(左驰) “十大”(Top 10)是一个让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就仿佛梁山好汉排座次一样,不一定第一把交椅就一定优胜于第一百零八把交椅;这样一个排序代表的也许只是笔者个人的志趣和见解。
喝茶的时候,你在听什么音乐?爵士、民谣、摇滚甚至哥特风?别这么玄幻了好吧……品茶,讲究的是一份心境之美。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运用各种维度的美学体验来对品茶本身进行辅助性的提升,例如视觉感官的茶席布置,又或是嗅觉感官的焚香袅绕,但更多的时候,大家却忽略了听觉感官的综合体验。
五年前,一场大火让巴黎圣母院满目疮痍。历经五年精心修缮,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满血复活。当地时间12月7日晚,这座世界文化瑰宝揭开面纱,重新开放。全球音乐界的超级明星齐聚一堂,为巴黎圣母院的重新开放献上一场难忘的音乐会,向所有参与重建的人们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