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导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一,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从民间成语故事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
莱山第七小学 一年级二班 栾宸熙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拔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上》。该成语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含贬义。也写作“揠苗助长”。
一,揠苗助长与拔苗助长现在的报刊上,这两个成语都用。有人认为:揠是提起一点点,拔是抽出来。农民说拔草,没人说揠草。拔苗是毁苗。所以,揠苗助长不能改为拔苗助长。有位权威语言学家认为:成语不能改。有位大人物的文章中有名符其实的成语,这位专家改成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