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有些食物可能是他人的美食,但对于自己却是毒药,食物与许多疾病特别是胃肠道疾病关系密切,有些人经常打嗝、嗳气、腹痛、腹胀、腹泻、口腔溃疡,甚至头痛、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去医院做了许多检查也没有发现明显问题,其实有一些就是食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引起的,常见的原因是食物过敏、食物敏感和食物不耐受,那么三者有什么不同呢?
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据西班牙《机密报》网站3月27日报道,据统计,1%至3%的成年人和4%至6%的儿童因食用某些食品或成分而遭受不良健康后果。这种超敏反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大致可归类为过敏或食物不耐受。在正确有效地治疗和应对它们时,区分二者是关键。
红网时刻新闻8月9日讯(通讯员 瞿嫦虹)近日,“鸡蛋牛奶也能使孩子生病”的一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家长广泛讨论,“食物不耐受”的话题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究竟食物不耐受是什么?食物不耐受等同于过敏吗?今天特邀谷医堂旗下华务星辰医学检验实验室徐婷医生为市民朋友答疑解惑。
来源:【大河健康报】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食物过敏”。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目前,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而其中食物过敏患者越来越多。什么是食物过敏?它和食物不耐受有何区别?如何预防食物过敏?
“病从口入”这句话,不光是指吃不干净的食物,还可能是指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后,引起肠道不耐受了。不耐受是身体对某种或者某几种食物,因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而产生不耐受,积累到一定量、一定程度后产生对人体伤害的慢性过程。
来源:工人日报微信 “吃了40多年的鸡蛋了,从来没想过过敏。”近日,知名主持人朱丹称,最近心悸越来越频繁,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对鸡蛋过敏,医生叮嘱其不能再吃任何含有鸡蛋的食物。生活中常见的过敏食物有哪些?食物过敏有什么症状?
食物过敏是基于免疫的疾病,在美国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估计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认为他们对食物有不良反应,但食物过敏的真正流行率在一般人口中为3%至4%。尽管有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的风险,但目前还没有治疗食物过敏的方法。这种情况只能通过避免过敏原或治疗食物过敏症状来控制。
“无缘无故”出现瘙痒、总想揉眼睛、口腔溃疡,甚至还会呕吐腹泻……出现这些身体反应,警惕食物慢性过敏,也就是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