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座城市,是全国唯一一个有生日的特大城市,所谓的生日,也即正式筑城的那一天。但天津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从军事上讲,对北京以及整个华北来说,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既是北京的门户,也是出海口,因而明、清两代,朝廷均在此设卫,所以天津也被称之为天津卫。
在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而这些便是“租界”了。
天津今天的城市结构与大多数中国其他的城市不一样,如果外地人走在天津市中心的街道上,不看路面上的中文标识,好似来到了欧洲的城市,解放北路的罗马柱象征着权利和财富,五大道上的小洋楼法国元素,英国元素,西班牙元素的建筑风格此起彼伏,意大利风情区马可波罗广场上骑士雕塑比意大利米兰市的都精美,这样的城市塑造结果是甜果也好,苦果也罢,都离不开天津历史上的一段事情,全球城市绝不尽有的局面,九国租界城市,掀开这个局面的始作俑者是英国人和法国人。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大英帝国、法国、美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奥匈帝国和比利时殖民帝国等国通过签订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部区域相继设立的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
虽然奥租界的面积比意租界要大出一块,但其发展程度远不如意租界,奥租界内保存的老建筑也要少得多。奥租界里的老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其一是胜利路西侧,有三栋“翁婿楼”和曹锟旧居,附近还有鲍贵卿旧居、交通部材料储运总处天津储运处旧址等;
克劳在1911年初,受一位远在上海的同乡邀请,来到上海,就职于《中国新闻》的英文晨报;一战期间,他作为美国政府的官方代表,又与家人一起返回上海,筹建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办事处,组织人手每天接收通过美国海军无线电台发来的美国新闻,并把新闻译成中文,基本上无偿地提供给各种中文报纸刊登。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本文作者:雾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谚语适用于当今所有城市,天津自然也不例外。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正式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