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你脱单了吗?“你脱单了吗?”又是一年情人节,比单身男女更关心这个问题的,可能是他们的父母。今年情人节恰逢周二,而在每一个周二、周四和周日下午,与故宫一墙之隔的北京中山公园里,都会摆满密密麻麻的“广告摊位”。
有人就好像天天在这儿上班似的,整整坚持了五年呢;咱们来看看北京的中山公园吧,这儿的相亲角可是北京最大的那一档,每个星期的星期四和星期日下午,你还没进去呢,就能看到超过八千份的征婚启事摆在那儿等着找另一半,大大小小的家长在这儿转来转去。
中山公园的相亲角,是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处,每周四和周日下午,超过八千份征婚启事在这里等待配对,数百名家长在此寻找、驻足。北京还有两个同样出名的相亲角——玉渊潭公园和天坛公园。这三处相亲角开放时间不同,相错开放,涵盖一周七天。
5月11日至12日,淘宝以“88VIP会员”为准入门槛,在上海人民公园举办了一场88VIP专属相亲角。这场相亲角不仅设置会员准入条件,更在相亲帖明确指出“偏爱会过日子的会员男”,引发现场人群的围观和网友热议。
虽然北京中山公园、天坛公园、玉渊潭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海淀公园等各大相亲角的规模越来越大,相亲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家长非常辛苦往来穿梭,各中介纷纷助力,建立了许多相亲微信群,但真实的相亲市场情况还是比较残酷的。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都希望子女早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如果孩子到了适婚年龄仍未嫁娶,家长往往心急如焚,想方设法为孩子寻找“另一半”。近日,有不少泉州市民注意到,中心市区东湖公园出现了个相亲角,每次举办相亲活动时,都有不少家长聚集于此为子女征婚。
只要每天去公园待20分钟,即使不运动,也能让身心状态更好。这是目前在社交平台上爆火的“公园20分钟效应”现象。公园如今是城市里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但在100多年前,它被当作现代的都市文明象征之一,从国外引入中国。我们最熟悉的公园,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
央视网消息(记者/杨绎霏 撰稿/阚纯裕 视频/姚抒廷):这一代年轻人,提起相亲总会微微有些抗拒,仿佛经人介绍的相识与恋爱自由的精神内核背道而驰,一心追求缘分天注定。但也有一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着眼于相亲的成功率,并谋求主动出击。
最近有个神贴《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文章写道在北京各大公园的相亲角,大爷大妈们为了自己儿女的终身大事,条例清楚地指明对方户口、家庭背景、住房等要求,门当户对是必备,非北京户口不要,甚至要求一定不能属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