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夏秋雨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断骨热”,主要通过伊蚊的叮咬传播,在我国主要为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黑斑蚊”)和埃及伊蚊,登革热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典型登革热有“三红三痛”。
今年以来,广东省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较往年明显增长。11月7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第44周登革热疫情监测情况,10月28日至11月3日,广东全省新增报告1778例登革热病例。截至目前,2024年未报告死亡病例。
随着气温升高,蚊子逐渐活跃起来,不少人都接收到了蚊子送的“红包”,但蚊虫叮咬可不仅仅是造成皮肤瘙痒,还有可能传播疾病。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通过“患者或隐性感染者→雌性伊蚊叮咬→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如何辨别伊蚊?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彭媛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9月15日成都疾控发布提示,今年以来,泰国、越南、巴西、秘鲁等国家陆续暴发登革热疫情,我国登革热疫情也明显上升,云南、广东、浙江等多省份出现本地病例,特别是云南报告的病例较多,提醒市民这样预防登革热。
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据广东省疾控官网10月10日消息9月30日至10月6日广东省新增1770例登革热病例9月以来,广东、云南、深圳等地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无法人传人,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目前尚无可预防登革热的疫苗如何防范登革热?一起来看!
近期雨水充足、天气炎热,部分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目前,登革热已进入流行季,深圳市民出游要注意防蚊。据深圳疾控介绍,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我国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即隐性感染者)。
近日,国内多地报告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提醒注意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登革热是什么?感染后有何症状?如何预防?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给出提示。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属于热带疾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通过携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叮咬后被传染。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广东深圳市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8月23日至8月29日,登革热的风险等级为中。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8月以来,四川、湖南、云南、广西等多地的疾控和医院都发文提醒公众,登革热进入高发季,需做好防护。
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随着夏季气温升高,蚊子增多,登革热流行季也来了。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市民应注意防范。登革热是经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每年5月起我国进入登革热流行季,8月至10月为发病高峰期。
6月14日,广州卫健委发文指出,每年6~10月是登革热的高发流行季, 注意预防登革热。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搜索发现,近期,上海市金山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等多地疾控发文表示登革热高发季来临,提醒群众注意。目前,全球已有两款针对登革热的疫苗上市,我国尚未有疫苗获批。
来源:成都日报近期气温有所回升,又即将迎来国庆大假,人员流动频繁。成都市疾控中心提醒,有旅游计划的市民要特别注意预防登革热。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李佳英 广州报道10月15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一期登革热疫情监测信息通报。2024年10月7日至10月13日,全市报告新增437例登革热病例,环比增加73.41%。其中,新增重症病例3例,这是近期广州首次报告有登革热重症病例。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外出旅游。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您:居家或是外出游玩时,需要对蚊虫们多多注意,它们可能携带大大危害的登革热病毒。什么是登革热?哪些地方有登革热疫情?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万一感染登革热怎么办?如何做好防蚊措施预防登革热?一什么是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