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西班牙诸王国的军队与他们西欧同僚大同小异,都实行封建军役制,以封建骑士构成军队的中坚力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成立于1151年的圣地亚哥骑士团,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然而,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由于西班牙多山地高原,地形崎岖,同时,西班牙人的对手穆斯林善于轻骑兵作战,来去如风,因此,西班牙诸王国军队受穆斯林影响,也有许多轻骑兵与轻步兵,其军队中轻装部队比例较大,他们往往轻装上阵,使用标枪,机动灵活,善于进行山地作战,这在当时的西欧是独树一帜的,这一战术风格在1367年的纳胡拉战役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时,配合法军作战的卡斯蒂利亚标枪骑兵轻装上阵,采用典型的摩尔战术,迂回英军侧翼,骚扰英军,准备使用标枪攻击,结果因缺乏保护,反被英军两翼的长弓兵射的人仰马翻,开始溃败。
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在步兵战斗方面,欧洲近代进步要超过同时期的中国。欧洲最初的火铳是与手枪、火门枪等交织在一起的,除大小之分和能否携带外,炮兵武器与轻武器之间没有实质的区别,它们对战术和战争的实施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
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这种在战场上不紧不慢地迈着正步前进的战术,一边会觉得非常滑稽,一边又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看上去这么笨拙的战术,却能在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近200年的历史中,让欧洲军队横行四方?”。
公元前181年至133年,在罗马共和国军团和西班牙的凯尔特伊比利亚人部落间发生战争,史称为凯尔特伊比利亚战争,这也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在经过一系列征战后罗马最终征服了西班牙,将其划归为西班牙省。西哥特人、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跨过比利牛斯山脉相继进入西班牙。
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欧洲步兵战术的文艺复兴:两本古罗马兵书,让荷兰莫里斯横队淘汰西班牙方阵》中说的那样,莫里斯和他的堂兄都是古罗马的忠实拥趸,对《战术》《军事论》等论述古罗马军制的书籍推崇备至,因此莫里斯军改在建军思想上屡屡效仿罗马军团,这也是他能成功的原因。
1709年,就在康熙大帝刚刚在水晶城,参加完圆明园的奠基仪式后不久,当年的6月28日,在地球的另一端,瑞典国王查理二世,正率领2万多瑞典军队,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准备和俄罗斯彼得大帝一世率领的四万五千人,决一雌雄。
文|青云赋史编辑|青云赋史火枪制造技术的发展在火药武器未进入之前,近卫军使用的武器大多是十分传统的冷兵器,“他们的装备包括弓、剑、盾、矛和刀。在作战时,他们还会得到一把铲子,以便挖掘战壕和隧道。”在防守作战中,近卫军也会使用十字弩,主要是为了击杀身穿板甲的欧洲重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