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李大妈的自述:我今年59岁了,生养了一儿一女,我们家里没有重男轻女,不过我们对女儿会相对疼爱一些,因为她是老大,自从儿子出生后,她这个做姐姐的就非常懂事,不用我们操心什么,而且也觉得她是个女孩,未来是要离家嫁人的,所以我们就想给予她多点爱,以后想多疼一疼就难了!
婆媳关系是一道难题,是每家都会遇到的、婆媳关系相融的不多,她们的战争每天都在上演,让人感到头痛,各家都在积极地探讨摸索相处方式,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处理好婆媳关系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安宁,尽管各家的相处方式不同、但把太宠儿媳妇只会是弊多利少,必遭到反噬。
按照我们国家的习惯和传统,父母对孩子其实会照顾一辈子,尤其是那些有儿子的家庭,儿子结婚时他们几乎要付出一生的积蓄,等到儿子怀孕或者生产之后,那些当婆婆的又会马不停蹄的去照顾孙子,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给孩子分担。
齐鲁网4月16日讯 “儿媳妇能早一天好起来,我走了也心安!”8月20日,李孔氏一边为儿媳妇扇着扇子,一边用扇子驱赶着几只嗡嗡叫的蝇子。李孔氏照顾瘫痪儿媳李孔氏照顾瘫痪儿媳李孔氏照顾瘫痪儿媳在董官屯镇舒王庄村,80岁的婆婆李孔氏8年如一日伺候瘫痪在床的儿媳妇,在当地传为佳话。
本报长沙讯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杨林乡石屏村汤爱兰今年72岁,7年前儿媳意外受伤瘫痪,她细心照顾至今。“她嫁到我家就是我的女儿。”汤爱兰说。2007年,汤爱兰的儿子娶妻,随后两人生下一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料在2013年,汤爱兰老伴因病去世,儿媳意外受伤下肢瘫痪。
潍坊齐鲁网1月6日讯(昌乐台 吴瑞萍 任学成 徐梦 通讯员 褚方文)照料公婆本是一名儿媳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对于昌乐县朱刘街道朱刘西村的刘洪兰老人和其儿媳蔡伟花来说,18年前的一场重病却将她们之间的关系颠倒了。
文:诗意烟火故事来源:张秀梅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有很多的婆媳矛盾,都是从儿媳坐月子开始的。有人说:月子之仇 ,不共戴天。可以想象,儿媳对坐月子这件事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坐月子是一个女人身心都很脆弱的时候,所以,婆婆的一举一动,对她们来说都特别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