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个盛大的节日,在城里真的是没有什么年味,但在农村,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它承载了中国人最热烈的情感和美好寄望。粘挂券、贴对联、灯笼挂记忆中的年三十,一大早就被鞭炮声从睡梦中吵醒。赶紧穿好新衣服、新鞋,跑到外面放鞭炮。
过年过的就是一个个传统年俗的连接,一个个有关年俗故事的传承,然而这些传统的年俗、故事在逐渐的被人们遗忘。老东北人,特别讲究“过年”,如果你没来过北方,如果你没看过雪,如果你没有见过东北人的新年,那可真算是一件憾事。有一首民谣道出了东北春节的习俗: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讨论一下东北过年习俗,我所说的只占大多数人的习惯。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上天,家里人早上吃饺子,吃完饭了开始清扫厨房,打扫屋子、院子。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三十贴对联年画、挂彩灯、火红大灯笼。
转眼就是大年三十了,在东北,按照传统,除夕夜里十二点钟一到,是要煮饺子吃的。小时候,三十晚上吃了年夜饭,开始守岁。大人们围在一起包饺子,小孩子就磕着瓜子,玩扑克,放鞭炮,提着用秫秸杆糊的纸灯笼挨家挨户串门子。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农历除夕到初六,每个日子都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那么大年初三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呢?1、赤狗日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赤狗是掌管南方的神灵,还掌管着烈火,也是夏天的象征,旧时人们认为出门遇到赤狗是不祥之兆。
老北京的春节庙会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二至十六)、东岳庙(初一至十五)、白云观(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五显财神庙的正式活动从正月初二算起。
猎猎东北风,豪放东北人,造就了北方独特的年俗文化,“腊月二十七赶年集”,让你感到扑面而来的年味。8日,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为我们介绍了“腊月二十七赶年集”这一年俗文化。年谣称:“腊月二十七赶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