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青门几场送客,曲水竟日题诗。骏马金鞭无数,良辰美景追随。——唐·杜奕《忆长安·三月》杜奕,生卒年不详。一作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至大历五年(770年)在浙东节度幕,与鲍防、严维等数十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祖咏《终南望余雪》祖咏(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进士。与王维交谊颇深,多有酬唱之作;又与卢象、储光羲、王翰、丘为等为友。
佳气犹能想郁葱,云间双阙峙苍龙。春风十里灞陵树,晓月一声长乐钟。小苑花开红漠漠,曲江波涨碧溶溶。眼前叠嶂青如画,藉问南山共几峰。——金·吴激《长安怀古》吴激(1090年—1142年),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
桂宫连复道,黄山开广路。远听平陵钟,遥识新丰树。合殿生光彩,离宫起烟雾。日落歌吹还,尘飞车马度。——南北朝·庾肩吾 《赋得横吹曲长安道》庾肩吾(487年—551年),字子慎,也作慎之,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朝梁时为晋安王萧纲常侍,萧纲即位(即梁简文帝),仕至度支尚书。
忆长安,六月时,风台水榭逶迤。朱果雕笼香透,分明紫禁寒随。尘惊九衢客散,赭珂滴沥青骊。——唐·郑概《忆长安·六月》郑概,生卒年不详。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至大历五年(770年)在浙东任节度幕,与鲍防、严维等数十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
辇道乘双阙,豪雄被五都。横桥象天汉,法驾应坤图。韩康卖良药,董偃鬻明珠。喧喧拥车骑,非但执金吾。——南北朝·徐陵《长安道》徐陵(507年—583年),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仕南朝梁为通直散骑常侍,与其父徐擒、庾信同为宫廷著名“宫体诗人”。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唐·李白《少年行》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中宗神龙元年(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峨峨长安城,落日游子入。东风卷清气,欲进还自立。行人不相知,竞逐短景忽。纡余松声窅,泱漭岚气湿。归嬴纸窗明,拈毫以收拾。——明·王履《还入长安城东门》王履(1322年—?),卒年不详。字安道,号畸叟,苏州府昆山人,明初诗文作家、画家、医学家。
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献寿彤庭万国,烧灯青玉五枝。终南往往残雪,渭水处处流澌。——唐·谢良辅《忆长安·正月》谢良辅(707年—780年),字水木,河南南阳人,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进士第,任中书省掌制诰的中书舍人,为皇帝近臣,唐德宗时担任商州(今陕西商洛)刺史。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唐·李世民《帝京篇十首》(其一)李世民(598年一649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