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信:老师,你这个诗里面,“留别蜀中耆宿伍心言”,他的孙子伍丕庆,现在在人民日报当记者,著名青年作家,是我们很要好的朋友,曾经听他提起过,伍心言是他祖父。南师:好,这个人是四川的大才子,刘湘的秘书长。王学信:他还救过刘伯承的命,祖籍金陵。
自魏晋时期起,外来边缘化的佛学抓住当时的学术真空期,不断吸收本土文化发展壮大。儒学的驯化以及道家的虚无都尽被其吸收,又颇有眼光地抓住世人畏惧死亡的共性,创作出了前世今生以及轮回不断的理念笼络住大批信徒。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第一讲 南怀瑾:诸位好朋友,今天要讲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很严重的问题,全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解答的问题,就是生跟死的问题。这个事情的起因,缘于我们这位胡松年老同学,他住在美国纽约,学佛很多年。
南怀瑾是当代国学大师,也是文学家、教育家、学者、文化传播者、诗人、武术家。2022年9月19日,是南怀瑾逝世十周年。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追求知识,坚持自我修行。他乐善好施,精通儒释道,在推动文化方面的贡献非一般人能及。他的著作和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后来的追随者。
南怀瑾老先生生前曾经提出过一个忠告,那就是建议没有上等智慧的人,不要学习易经和佛教,原因是,智慧中下的人,容易进得去,出不来,反而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本来可以拿这些时间去做更实际和有意义的事情,最终让自己贻误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