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在巩固控制通化、桓仁、宽甸地区之后,调集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第71、第60、第52军各一部共约6个师的兵力,由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郑洞国指挥,于1946年12月17日,发起向临江地区的进攻。
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国民党军趁北满我军三下江南部队返回江北之机,又调集二十个团十万余兵力,在敌东北保安副司令郑洞国的指挥下,分三路向我临江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宽大正面进攻,企图第一步打通通化、柳河线,第二步进攻临江。
来源:【中国吉林网】吉林临江是一个鸭绿江边的“英雄城”,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为东北战场的全面大反攻奠定了基础。清明节小长假,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猫耳山风光秀美的鸭绿江畔,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郁郁葱葱,你可以在这里开启这段热血的红色之旅,回顾那段峥嵘岁月。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下,蓄谋发动全面内战,并把抢占东北地区作为重要战略计划。为打破国民党战略企图,在“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抽调八路军、新四军和大批干部进入东北,建立和发展武装,以积极防御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吉林省是东北解放战争的发起地,也是战略转折地、重要战场和前沿根据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党领导人民军队在这里奏响一曲曲胜利凯歌,吉林战场的胜利直接支援影响了辽沈战役的胜利以及东北全境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