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4号,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量子,是微观世界中的主角,在人类肉眼看不到的每个角落,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颠覆常识的物理现象,这些现象中最知名的应该就是“量子纠缠”现象了,有人用这个现象来比喻爱情,也有人认为这个现象和“心灵感应”有一定的关系,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个现象呢?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科技前沿】我科学家在量子纠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郁司夏、孙亮亮、周祥与安徽大学许振朋以及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原本只是探测纠缠有无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估计纠缠大小。
北京时间10月4日17时45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位研究量子纠缠的科学奖获奖。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以及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利用纠缠光子进行实验,证明了贝尔不等式不成立,并以此开创量子信息科学。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5时45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来自巴黎高等学院的阿斯佩克特、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塞林格以及美国的克劳瑟获得物理学奖。这三位物理学家的贡献主要是实验证明量子纠缠的客观存在。【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4月28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20名女科学家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5个团队获得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10人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张泉 徐海涛)量子纠缠是量子计算加速效应的根本来源之一,纠缠比特数目的增多可使量子计算能力呈指数增长。我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
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止,物理学作为其中的重要领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典物理学曾为人们理解宏观世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当面对微观世界的奥秘时,它却显得力不从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量子力学应运而生,为人类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识世界的大门。
杨净 Pine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刚刚,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今年的物理学奖颁向量子纠缠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约翰·克劳泽John F.
【来源:科技日报】量子纠缠示意图。图片来源:NASA官网科技日报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杜伦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精确控制的光学陷阱,即“魔法波长光镊”,创造了一个高度稳定的环境,成功实现了分子间的长时间量子纠缠,为研究量子计算、传感和基础物理学开辟了新途径。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纠缠光子实验,建立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性的量子信息科学」而共同授予法国物理学家Alain Aspect美国物理学家John F. Clauser和奥地利物理奖家Anton Zeil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