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意笔精微——刘万鸣艺术大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刘万鸣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他的作品主要以花卉、翎毛、走兽为主,此外还有枯木、竹石、僧道、高士、写真、素描、肖像、书法等,皆有不俗的表现。
滨州市副市长潘青,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兵,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庆敖,博兴县委书记李守江,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张亚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传礼,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田道军,副县长田春丽,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袁昊,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强陪同调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拍照还是不拍照,在博物馆里是个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告诉你,“在博物馆里拍照的都很傻……”在23日在央视播出的《开讲啦》中,陈馆长介绍,在法国的《名馆·名家·名作》的展览中曾发生了这样一个事情:展览第一天发生了一件让大家至今都感到很后怕的事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图/主办方提供9月8日,《意笔精微——刘万鸣艺术大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刘万鸣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这次展览近300件作品,全面展现刘万鸣的艺术风貌及艺术活动经历。刘万鸣精研古代中国画论,是一位学者型画家。
据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报道:央视《开讲啦》节目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谈到在博物馆拍照的问题时表示:“你拍的像素、清晰度,都不如我们官网的图片。去博物馆应该花时间去感受,不需要浪费在拍照上。你在博物馆里面拍个照,跟你出门拍个照,还是你,一样。
这个暑期,各大热门景区和博物馆观众流持续“升温”。在国家博物馆,每天就有近160万人预约26000张门票,供需矛盾巨大,导致一票难求。面对“黄牛”恶意倒票,国家博物馆采取分段放票,升级风控策略,封禁42.5万个风险账号,封禁高频访问IP165.7万余个。
8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新闻吹风会,介绍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相关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开幕式定于9月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将持续到9月15日。
光明日报北京7月12日电(记者张蕾、李韵)全国博物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博物馆学名词委”)1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成立大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授予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学名词委秘书处标牌。
4月28日上午,三星堆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推出的“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览开幕,这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放后的首个特别展览。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160余件青铜文物,包括30件/组一级文物齐聚四川广汉。该展览将于7月结束,展期共计3个月。
近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召开“星河回响——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专题研讨会”,邀请文博专家、地方政府代表、酒行业协会代表、文化企业、酒行业专家、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让沉睡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璀璨的光彩。
2025年1月1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甲骨文奇妙之旅》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社会教育部副主任郭丽芬,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妍,总编辑刘玉一等领导共同为新书揭幕。
在当代美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家们如何吸收继承并发扬光大沉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国家博物馆一场名为“向往经典——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邀请展”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参展的42位国画家、9位书法家用90余件书画精品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中国传统的领悟与思考,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守正和创新。
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抖音发布《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播放总量为513.4亿次,相当于全国博物馆一年接待观众人次的66倍;相关视频累计时长达24万小时,在抖音看完所有博物馆内容需要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