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说法,说中餐在外国深受欢迎,外国人吃一次就爱得不得了云云。但也有看到不同说法,说老外对中餐其实不感冒,国外受欢迎的中餐都是按外国人口味改良过的,给国人吃根本吃不下去,这说法似乎也有一些事实佐证。
“赚外国人的钱!”近日一条关于国人在英国的音乐节,兼职卖炒面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走红。视频中拍摄的是过某地的音乐节,下方博主配文“老外的米真好挣”!但这视频最让网友破防的不是这两条,而是视频当中的几行字。“重生之我在英国做兼职,23岁,在英格兰音乐节卖炒面,我的青春一天1150块。
话说,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关注和喜欢中餐了。在海外,华裔厨师Jon Kung在TikTok上更新做中餐的视频,帮许多外国人找到了中餐的正确打开方式。同时,他也在平台上收获了150万粉丝,2250万赞。关于中餐到底有多健康?
你没听错,不是教练团,也不是科研团队,而是一群能炒出“国际范儿”的四川大厨!这事儿一出来,网上那叫一个炸开了锅,比看世界杯决赛还激动人心呢!今儿咱们得聊聊一出大戏,比奥运会上的金牌争夺还让人热血沸腾的——那就是咱们中国队出征巴黎,竟然带上了一支“舌尖上的秘密部队”!
如果你时常关注科技新闻,很可能会留意到那些以美味食物,优渥待遇,温馨办公环境著称的硅谷企业,其中又以 Google,Facebook 名声最大,以至于 Google 和 Facebook 的食堂成为了兼具科技爱好者和吃货双重属性者的心中圣地,刚好有这样一种服务,某旅行社以共享经济
(央视财经《财经周刊》)中餐已经成为盛行全球的美食,其中,美国的中餐风刮的最猛。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就有这样的场景,主角们经常身着印有中文字样的T恤,一到周六就是“中餐日”。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2014年“美国人最骄傲的100件事”中,居然有一项就是,中餐能送外卖了!
有人把它当做自己的“美食耶路撒冷”,是人们口中的“XXX还是我家那边的更正宗”“这XXX做得还没有我家楼下那家好吃”,或出现在高级酒楼的推杯换盏里,或出现在外地旅游的路上,其话题的国民性、使用场景的普适性、讨论范围的兼容性,远远高于“豆腐脑是咸是甜”、“冬至吃饺子还是吃汤圆”。
说到中餐在国外的影响力,就绕不开奇女子,“中餐女王”江孙芸,作为上世纪60年的名媛,她拒绝过蒋纬国并不算什么,真正厉害的是她凭一己之力,改变了中餐在美国人眼里是“穷人才会吃”的“廉价肮脏”的食物,戳上“高档”的标签,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让中餐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