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白纱配军装"↑免费订阅本微信老兵,站岗执勤、从不言累,摸爬滚打、从不言苦,奉献青春、从不后悔,只为践行穿上绿军装那一刻的铮铮誓言。再见老兵,我们会带着敬慕、带着兴奋,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战争洗礼、血与火历练的老兵,我们多想聆听您的故事,探知那战火岁月!
今日凌晨三点,缅甸最后一位远征军老兵李光钿老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0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40万中国远征军将士远离国土来到缅甸,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肩作战,20多万远征军将士伤亡,无数英烈在此长眠,还有3000多人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张惠婷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回忆起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艰苦生活,她一笑而过。张惠婷保存的抗战胜利60周年国家颁发的纪念章。最后的抗战老兵在成都市青羊区同善桥的一个小区内,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习惯用手中的笔和纸,记录下生活中的感悟和回忆。
本报讯(记者 王鑫)“姐姐,我找了你整整70年啊!”昨天,一辆浙A牌照的汽车驶入扬州古城,一下车,郑文桐老人就与等候多时的陈秀岚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时隔70年,两位参加过高邮战役的抗战老兵第一次重逢。1945年12月进行的高邮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役。
1953年7月13日21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三个作战集团和第9兵团第24军的官兵,向朝鲜半岛金城以南敌军阵地同时发起进攻,打响了金城战役。志愿军炮兵动用包括“喀秋莎”火箭炮在内的1100多门火炮,对敌军阵地进行猛烈轰击,把敌军的大部分工事摧毁,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
抗美援朝的凶险度不下抗日战争,面对十几个国家的强攻,志愿军的表现毫不逊色,此战洗刷了中国百年耻辱,重塑了清朝以来没落的中国军人形象,也涌现了许多抗美英雄,如邱少云、黄继光等皆是个中代表,同时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战士,一位叫蒋诚的老兵就是其中之一。
一瘸一拐走出阵地的德军士兵也看到了不远处坦迪的枪口正死死地指着他。然而,这个伤兵显然已经精疲力竭,他既没有举枪也没有惊慌失措,只是毫无表情地盯着坦迪,似乎在等待已无可避免的最后时刻。“我当时的确瞄准了,但我从来不射杀伤兵,”坦迪日后回忆起当时戏剧性的一刻,“我让他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