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喻 王东宇“世界已经进入了‘第一次真正的全球能源危机’。”这是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比罗尔给出的最新判断。在这一史无前例的危机中,谁受影响最大?几家欢乐几家愁全球能源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因为欧美制裁而“离场”,导致全球能源供应出现较大缺口。
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能源市场很快出现了供大于求、产能过剩、能源价格暴跌的现象。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排名第一的石油、天然气及煤炭进口大国,中国虽然已经越来越重视能源安全挑战,不过与社会各界的普遍观感不同的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并未受到历史上能源危机真正意义上的负面冲击,所以不但国内学界对国际能源危机的经验教训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在当前的相关政策讨论中也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迷思。
从1965年有统计数据开始,1965~2001年间,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欧洲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峰值时三者的合计占比超过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剩下的不到一半中,核能约占30%,水力占比10%,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合计占比不到5%。
受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全球能源供需严重失衡,能源市场急剧震荡,能源价格大幅飙升,特别是欧洲天然气和全球煤炭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对全球能源和经济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