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华夏者,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在古代中国诸多先民眼中,衣服不仅仅用于遮羞御寒之物,而且还关系礼仪制度,甚至上升到民族认同的高度,在历史上的几次华夷之辨中,服饰亦是一个重点。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现在的好多景点为了展现古长安的风采,会用汉服表演等来吸引游客。来西安的游客大多会在网红地穿上汉服,打卡留影或是游览,从而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古城的感觉。我的一位外国学生问我,“为什么有的人穿的汉服是扣子在右边,有的是在左边?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有区别吗?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讨论:为什么男女的衣服扣子在不同的一边?你有没有注意过,男装的纽扣都在右襟,而女装的纽扣却在左襟?即便是现代时尚,这个规律依然如此,连运动服、休闲装都遵循这个传统。这背后,藏着一段有意思的历史。记得小时候,我总看到姥姥穿着她那件老式旗袍,在镜子前细心地扣着纽扣。
可能好多朋友遇到过这样的困扰:穿着美美的汉服走在大街上,却被误认为“日韩”人士。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来自“交领右衽”。在我们的印象中,日本的和服与韩国的韩服,胸前领襟都是左襟压住右襟,系带捆扎,从外观上形成一个“y”字形,从透视图来看,是个“X”。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上迪女明星”玲娜贝儿,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一件衣服,近日,上海迪士尼乐园为玲娜贝儿,推出了中秋限定款毛绒玩具,官方旗舰店的商品图显示,玲娜贝儿身着“荷花刺绣服饰”,前襟左掩,系“左衽”设计,疑似传统服饰中的“丧服”形制,引发了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