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长溪穴,谷门穴,长谷穴,循际穴,谷明穴,补元穴,循元穴。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穴间各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气血饱满,除胃经外无其它出路,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故名“天枢穴”。
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小病不求人,腹胀肠鸣就找气海穴。单位里有一次组织下乡为农民义诊,我们科室的几个人早早就赶到了地方,刚坐定没多久,一位50多岁的男同志就过来了,我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肚子老是胀得很,就在这在肚脐眼的下方,好像觉得吃得东西送不下去似的,胀得难受极了。
穴主脾胃之疾,有和胃调中、安神定志之功,是减肥要穴。这是胃脘部的第3道门,也是最后一道门,此门具有滑利幽深等特点,主滑物通利,往来似窍,滑利需要津液滋润,脾主肌肉,脾为胃行其津液,输布水谷精微,因此脾的功能与之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