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出现的大蜗牛千万别碰】最近深圳雨水较多,大雨过后,在路边或小区的绿化带里,常见大蜗牛出没。深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这种大蜗牛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不可让小朋友触碰,更不可食用。这种蜗牛叫非洲大蜗牛,又称褐云玛瑙螺。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最近雨水增多,很多地方蜗牛也成批出来“流浪”了,有的蜗牛甚至有成年人掌心那么大。不过在这儿可要提醒大家了,街头路边的大蜗牛碰不得,更吃不得!雨后的公园里、山脚边、树丛下,不时会出现大蜗牛的身影。园林工作人员介绍,别看它外表“憨厚”,其实它是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
它们喜欢“携家带口”出行,一趟出游就要带上所有家当。有人说它们是携带病毒的恶魔,也有人说它们是美味佳肴,真相到底如何,晨报记者今日为您揭秘。雨后溜达的“大蜗牛”记者来到位于思明区的海滨花园小区。在小区的绿化带附近,发现了几只“大蜗牛”,它们大的有成人食指的长度,小的也有大拇指那么长。
如果市民们发现某地有非洲大蜗牛集中活动,建议交给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处理,不要自己捕捉或者擅自用化学物质处理。如果触摸到非洲大蜗牛,注意清洗双手即可。对此网友评论:@总有刁民想害朕~拾亿:遇见像蜗牛、蛞蝓这种黏糊糊的,撒一把盐,它会化成水。小时候就这么玩的。
不是所有的蜗牛都是可以食用的。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大家不要混淆了。“这不就是法国大餐里的蜗牛吗?” “这是很常见的食用蜗牛啊,难道不能吃吗?”昨日,看了本报《这种巨型蜗牛不能碰更不能吃》一文报道后,许多热心读者致电晨报新闻热线8080000表示疑惑。
桂林山水甲天下,许多人都懂桂林风景的美,但最近有一位不速之客似乎也青睐桂林的美景,这位不速之客就是非洲大蜗牛,近日,在桂林某景区发现了这种大型蜗牛,它是一种入侵物种,原产于非洲,体型最大的长度超20厘米,这种蜗牛是雌雄同体,繁殖能力超强,每只每年可以产下2000颗卵,就如讨厌的福寿螺一样,我国多地已泛滥。
在生活的长河中,意外总是如影随形,让人猝不及防。9 月 17 日,在中国台湾台东县,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如乌云般笼罩了整个地区。一位 83 岁的老妇人,怀着对家人的爱,精心包制了内馅含蜗牛、猪肉、竹笋等的小米粽。这本应是充满温情的美食,却在食用当晚给老妇人带来了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