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7月1日为线索,从1936年共产国际首次策划庆祝中共成立15周年为起始,用文学性的语言讲述了红军长征胜利会师、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国共合作抗战等诸多大事件,直至1938年7月延安举办“纪念中共十七周年”的大型活动,梳理了毛泽东提出七一建党纪念日的历史脉络,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初心、使命担当、接续奋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光辉形象,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所以致胜的精神伟力、中华民族赖以复兴的核心动力。
回忆录:《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作者:(俄)戈尔巴乔夫 出版:译林出版社1929年我的父母结婚,当时父亲20岁,母亲18岁。根据家里的说法,母亲并不愿意嫁给父亲,但祖父和外祖父定了这门亲事。父亲十分喜欢母亲,一辈子爱她、呵护她。父亲禀性宽厚,他每次出去都会给母亲带回礼物。
俄国著名巡回画派画家克拉姆斯柯依所画托尔斯泰像绘有《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的明信片托尔斯泰与高尔基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很多外国文学家在其一生中与中国关系密切,他们向往古老的东方文明,倾心于悠久的华夏文化,同时,他们的主张和创作也对中国产生影响。
“他接手的是一个梨耕手种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苏联。”这是丘吉尔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对他的客观评价。他执掌苏联近30年,把苏联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化国。更重要的,是他率领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