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德法互补、宽猛相济,既是中国古代君主推行的法治政策,也是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髓。周在立国之初汲取商“重刑辟”、失德失民的亡国教训,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政治主张,强调国家治理应以教化为先,教化无效方施以刑罚,主张“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即通过杀戮罪大恶极者与释放
汉初所封的140多个列侯,大都居住于长安未央宫北的甲第区,也即北阙甲第。这些功臣元老的宅邸相互毗邻,串联起来极其方便。“诛吕之变”就是陆贾居中联络,陈平、周勃、灌婴等北阙甲第功臣集团,“串联”起来发动的。而“列侯之国”却是让列侯们到自己的封地去,不要集中在长安。
秦简 (视觉中国/图)关于《大秦赋》中所谓楚人逃亡秦国,要当秦民的雷人内容,笔者已撰文利用出土简牍等材料作了批驳。现在网上又出现一种声音,说你用秦的材料,当然只能看到秦民逃走,逻辑上不能证明楚国人不逃到秦国去。况且,秦和楚之间其实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没必要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