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7点18分,伴随着2600吨吊车的轰鸣声,辽宁徐大堡核电3号核岛钢衬里模块三经过起钩、旋转、变幅、带载行走一系列动作,实现与钢衬里模块二的精准对接,整个吊装过程安全、质量受控,为后续3号核岛内安全壳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1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徐工2600吨起重机首次完成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实现了作业效率和起重性能的新突破,标志着中国继续保持着全球最大、吊装能力最强的全地面起重机研发记录,成为“中国制造”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中国日报网3月28日电 蔚蓝的天空下,吉林省松原市前郭查干湖生态小镇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配套10万千瓦风电项目现场,金黄色的钢铁巨臂轻轻一抓,稳稳地伸向高空,高126米、重127吨、容量6.25兆瓦的风机很快吊装到位。
高技能人才走俏折射出新时代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价值取向,更昭示了产业升级在当下的迫切性和紧要性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们,正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瞄准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领域,担起制造强国的光荣使命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柯高阳与焊花为伴20余年研发出世
来源:人民日报这样的瞬间令人振奋: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标注中国高度;“奋斗者”号万米极限深潜,刷新中国深度;港珠澳大桥联通三地,显示中国速度。这样的数据令人自豪: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高铁里程达4.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4日讯 11月14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徐工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首次完成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此次吊装成功,标志着中国继续保持着全球最大、吊装能力最强的全地面起重机研发纪录,成为“中国制造”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起重机能吊装的最高重量是2600吨,这台新晋“全球第一吊”来自徐工集团。惊艳世界的中国制造,研发的成败曾经一度卡在一条小小的螺纹上。攻克这个难题的,是徐工集团数控加工特级技师孟维团队。
来源:人民日报 这样的瞬间令人振奋: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标注中国高度;“奋斗者”号万米极限深潜,刷新中国深度;港珠澳大桥联通三地,显示中国速度。这样的数据令人自豪: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高铁里程达4.
科技日报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都芃)25日,随着工程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经过一系列高精度动作,国家重点能源项目、我国最北端核电站徐大堡核电项目3号机组顺利实现穹顶吊装就位,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高峰全面转入安装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