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因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马来西亚文化日的缘故,一股强烈的东南亚“旋风”吹到了西安上空,让西安观众从图片、美食、音乐、舞蹈等一系列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东南亚民俗文化特有的热带风情。日前,以“交流互鉴 美美与共”为主题的马来西亚文艺表演在索菲特人民大剧院上演。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通讯员 杨欣图/通讯员供图4月15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和广州南沙RCEP文商旅融合创新产业合作园联合主办的“东盟风韵嘉年华”——第一届东南亚风情文化节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开放日、第三届宋干节“宋干·送福”活动在广州南沙水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金旭)泼水节,又称宋干节,是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带来好运”的祈愿。以水为媒,生活在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也入乡随俗,与当地民众一起迎接崭新的开始。
4月10日,“相约三月三 浪漫广西行——全国重点新媒体看广西”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简称“汇聚中心”)于2021年由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共同联合打造。
乙巳蛇年新春将至,在华人众多的东南亚,年味也越来越浓。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文化瑰宝,在东南亚联结起不同地域和文化,将美好寓意传播至大街小巷。越南独特年俗:除夕夜“采绿”越南向来有逛灯会、挂灯笼的春节民俗。
赏竹艺、听演奏、观表演、放水灯,感受东南亚特色文化……12月18日,第五届广州南沙东南亚竹文化艺术节、第二届印度尼西亚(昂格隆)文化艺术节、第二届泰国水灯节以及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颁奖礼四大文旅活动在南沙水鸟世界生态园同期开幕。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泰国、柬埔寨特约记者 姚欣可 赵雨 环球时报记者 冀昱樵 刘明】编者的话:泰国水族馆的“水下舞龙”、中老铁路上的“车厢春晚”、NBA赛场里的中国大鼓……在首个“非遗版”春节到来之际,世界多地将春节民俗“玩”出了新花样。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远播世界各地。吃粽子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临近端午节,东南亚各国超市货架上的粽子日渐增多,小吃店的柜台上也出现了热气腾腾的粽子。在东南亚,华人带来了过端午节的习俗,并一直延续下来。
广大归侨及侨眷积极融入地方生产生活,同时保留了许多具有东南亚特色的民俗风情,加上原国营华侨农场独树一帜的管理运营体系以及特定历史时期赋予的时代特色,潼侨这个归侨聚集区自然孵育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