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天,对于南方的朋友来说,洗澡就成了一个难题,在家里洗,实在太冷,没有那个勇气。相对来说,北方地区比南方更冷,但是在北方洗澡,就要容易得多,家里开了暖气,穿一件单衣也没问题,在卫生间洗澡,很容易解决,实在不想在家里洗,拿上衣服,外面随处可见都有澡堂,几块钱就可以享受一下。
一边加着柴火,一边是大铁锅——你以为是临近年末村里炖大鹅,没想到是大爷天冷要泡澡。受到北方而来的冷空气影响,苏州这两天气温骤降,在相城区望亭镇宅基村,76岁的朱福雄大爷嘱咐了老伴秦国英“烧汤”:“天气冷,淴个浴,暖热暖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朱学东有一个“看家故事”——在江南故乡的铁锅里洗澡,这个故事他对很多人讲过,但对故乡的追忆显然随着年岁渐长而愈发绵长。近日,他的新书《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里面自然也少不了再讲讲《浴锅新事》。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更是为了除旧迎新。它不仅可以让人保持干净卫生,更能缓解疲劳,让人身心愉悦!而如今现代人的洗浴,不论是方便的淋浴,还是舒适的泡浴,以及各种各样的洗浴方式,都让洗浴成为了一种人们放松休闲的最好选择!
父母育有三子三女,我是次子,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上面二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俗话称:“天上老鹰大,地上娘舅大”,可见娘舅在诸亲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外甥结婚迎亲之日,女方给新娘嫁妆中那象征“幸福美满、子孙兴旺”的“子孙包”,非新郎的娘舅背莫属,喜宴上更是设有娘舅专席,可见娘舅地位之尊贵。
文/夏正平1977年的夏天,一个炎热的午后,在太湖西岸宜兴高塍镇的一块绿色稻田里,王盘军正埋头在燠热的稻田里拔着杂草。这时,他听到一个声音叫他,盘军、盘军,好事来了。王盘军抬头循声望去,只见同村表兄姜达青踩着田埂急急地向自己走来。
上图是我1965年到1968年上初中的地方~长春市第三中学附近的西广场。下面的那张照片,是下乡做知识青年的我。上面3张照片,是我和集体户的部分同学,在2013年9月27日、28日,重返下乡的长岭县新丰公社风水大队二小队的时候,在当年的东风水屯和集体户门前留影。
记者丨何安安11月28日,《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新书分享会举办,作为该书的作者,朱学东与作家杨葵,编剧、作家袁梅一同做客北京SKP书店,分享了各自的江南记忆。《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是一本怀乡思故之作,是朱学东对江南故乡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的记录和回忆。
近日,朱学东《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新书分享会在北京SKP-S书店举办。参与分享会的两位嘉宾袁梅、杨葵都与朱学东是老乡。《故园归梦长》勾起了袁梅对家乡的怀念,她带着肠胃的记忆和童年往事来读这本书,都是“口水嘀嗒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