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视频的时候,发现有些人对于胡适是极为吹捧的,认为他是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大家似乎也在课本上学习过关于胡适的课文,特别是他写的《朋友》,更是被誉为中国第一首白话诗,随后也是一起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
胡适(1891年12月18日 - 1962年12月24日),字适之,号东坡,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化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思想家,也是“五四”运动的重要领袖之一。他在文学、哲学、教育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胡适是一个有争议的民国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学术界确实有一定威望,又留美,甚至比较傲慢,他的轰炸就是对白话文有贡献,胡适为人没问题,本人没问题,也希望国家好起来,就是如何发展国家路线受美国影响太大,这和胡适受的教育和环境有直接关系,当个书生没问题,但救国搞革命就不行了。
提起胡适,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倡导白话文的第一人,《新青年》的主编,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然而,被不少人捧上“神坛”的胡适,其实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适之,号奔波,安徽宣城人,近现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及社会改革的倡导者之一。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之一,也是现代白话文的倡导者之一。
“大节全无,小节全碎,无耻之尤,登峰造极,实乃中国公知祖师爷是也。”比较准确的评价,个人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胡适是一个极端矛盾的人物,是一个相当立体的人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是一个一言难尽的人物,是一个十分奇葩的人物,是一个深度“分裂”的人物!
胡适,字适之,号希疆,徽州绩溪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评论家和翻译家。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倡“实事求是、百折不挠”的思想,主张把中国引入现代化的轨道,致力于推广西方文化、哲学和思道,推动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