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裳早上看到一个微头条,一位妈妈因为儿子“高空抛物”的行为,用戒尺狠狠地抽打了儿子的后背。她的做法引发了家人的不满,但同时也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首先,妈妈对安全与规则教育的出发点是对的。高空抛物的确是危险的和犯法的行为,需要严厉、严肃制止。其次,写检讨书部分也做得很好。
全惠星,博士,曾任耶鲁大学教授,现任东岩文化研究所理长,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接受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专题采访时,透露了她独特的教育理念:“我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启发,中国有句话‘功夫在诗外’,运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功夫在‘学’外。”
从《天空之城》到《小欢喜》,在这个全民“鸡娃”的时代,“教育焦虑”几乎成为每一个家庭必然面对的难题。大街小巷里,我们总能看到家长们带着孩子奔赴各个辅导兴趣班的背影,有些是兴趣爱好;有些是体育特长,而更多的无疑是为了升学加分,提高孩子的竞争力。
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惩罚是打骂的代名词,因而我们常常在报刊上见到少数家长对孩子罚站、罚跪、罚饿的报道,这些家长便是对惩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少年邹韬奋在父亲面前背“孟子见梁惠王”,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半本书背下来,右手掌被打得发肿,陪在一旁的母亲还要哭着说“打得好”。《淮南子•诠言训》中提出,“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员;身者,事之规矩也。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
父母一定要掌握好惩罚的尺度,当爱与规矩并行,才能给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李小萌坦言,之所以咬着牙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就是希望给父母们提个醒:“你以为教育了孩子,但其实根本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样。相反,她要在非常漫长的人生中,花非常大的力气,去抵抗这种印迹。”
这两天被一个小视频刷屏了,一个五岁小男孩在家里玩火,把垃圾桶点燃了,被妈妈教训,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放到网上莫名其妙就火了。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能不能打,要怎样打,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推荐一下这个视频,这位妈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完美诠释了怎样使用戒尺。
孔同媒体人一枚,4岁男性小屁孩的妈。朋友圈爱发“小屁孩语录”。对于育儿问题,屁孩妈时而忧虑,时而欣喜,时而感思,因此便有了些心得语录前些天在一个育儿群里看到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地发了个小视频:“我孩子这样心不在焉的,老师非常生气,一直找我们家长谈话,我该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