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北京各冰场、雪场陆续开放,市民冰雪活动热情较高,安全事故风险上升。12月30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2023年1月份安全风险提示,提醒市民前往正规雪场、冰场游玩,禁止“滑野冰”等危险行为。
大家都收到这条信息了吗?北京市应急局提示:野冰场所冰面厚度不一,气温回升致冰层加速融化,存在安全风险。请广大市民前往正规冰场娱乐,切勿“滑野冰”,确保人身安全。随着气温回升,北京市属公园冰场活动即将结束。
作者:寻彧冬天,是滑冰的好时节。据媒体报道,进入1月,北京各大冰场相继开放。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安全风险提示,提醒市民前往正规冰场游玩,禁止“滑野冰”等危险行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仍有不少人涉险“滑野冰”。一些看似结实的冰面,实则危机四伏。一旦落水,后果不堪设想。
杨玉龙据1月17日《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吉林省通化市一名5岁男童和家人在河流上的“野冰场”玩耍时,不慎坠入冰窟窿溺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近一个月内,全国多地发生因滑“野冰”导致的伤亡事件。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现在刚进入“一九”,已经有着急的市民忙着“冰上走”,甚至滑“野冰”了。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近期气温较往年稍高,正规冰场还未达到开放标准,请市民不要冒险滑“野冰”。
2023年1月7日,北京展览馆后湖多人在湖面上滑野冰时落水,救助者组成“人墙”接力拉出落水人员。视频截图近日,北京展览馆后湖多人在湖面上滑野冰时落水,一则救助者手拉手形成“人墙”接力拉出落水人员的视频引发关注。
绘画/刘琪 文字/李靖近日,吉林省通化市一名5岁男童和家人在河流上的“野冰场”玩耍时,不慎坠入冰窟窿溺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法治日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近一个月内,全国多地发生因滑“野冰”导致的伤亡事件。
前不久,一则北京展览馆后湖多人在湖面“滑野冰”时落水,救助者组成人墙接力拉出落水人员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滑冰是不少人每年冬季的“标配”,还会有一些“冰友”不顾危险去“滑野冰”。滑冰虽有趣,但在未经开发、未做保障的野外冰面滑行,却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伤亡事故。
北方很多河湖开始结冰,不少人动了“上冰”的心思,不乏“胆大”的市民带着孩子不顾危险去“滑野冰”。记者从消防部门获悉,近期冰面落水事故多发,不少地方已接连发生人员被困冰下的事故。野冰场地无人看管、维护,冰面的承重能力无法用肉眼观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进入1月,我国北方各大冰场相继开放。近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2023年1月份安全风险提示,提醒人们前往正规冰场游玩,禁止“滑野冰”等危险行为。“滑野冰”存在安全风险记者从消防部门获悉,最近一周之内,北京市119指挥中心已经接到6起冰面救援警情。
央广网北京2月4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2月4日,北京市应急局提示,野冰场所冰面厚度不一,气温回升致冰层加速融化,存在安全风险。请广大市民前往正规冰场娱乐,切勿“滑野冰”,确保人身安全。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