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考古很枯燥,那是你没看过央视爸爸在去年出品的三集考古纪录片——《海昏侯》。哦,海昏侯,我知道嘛,这不就是2016在江西新建区发掘的王侯墓吗?墓主叫啥来着?对了,叫刘贺,网上还因为墓中出土的遗体烂成了沫沫状,从而很多网友戏称他为:刘沫沫。也真够亲切的。
自从11月4号传出“重大发现”的消息后,南昌西汉大墓,也就是此前所说的西汉海昏侯墓就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昨天,该墓开始正式进入关键性的主棺柩清理阶段。主棺柩,也就是指墓中存放主要棺木的墓室,属于考古挖掘的核心地带。随着主棺柩的清理发掘,备受关注的墓主人身份也呼之欲出。
本报讯 记者陈文秀报道:8月30日,记者获悉,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文物中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霍光是西汉中叶有名的权臣,曾经被评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汉武帝时就已经拜大将军、大司马,后来又受命托孤辅政,封为博陆侯。汉武帝去世后,霍光辅佐汉昭帝,解除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昭帝死后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这样的一个人物,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
万众瞩目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又挖出了什么“宝贝”?高精尖的科技手段有多“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又有什么新进展?昨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基本清理到位,棺内漆盒遗存经过技术分析还发现有精致玛瑙珠、鎏金青铜盒、精美玉片饰、镶玉青铜牌饰等文物。
汉朝有个传奇的皇帝。他曾创造过一项皇帝历史纪录——在位27天,干下了1127件荒唐事。他就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辅政的大将军霍光主持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但是,当上了皇帝的刘贺,在即位后短短27天内干出了1127件荒唐事。
古墓中出土古籍得从晋朝时期说起,东晋时期有一盗墓者盗掘了战国时期魏王之墓,但墓中没有什么珍贵的文物,而是遍地都是竹简,此事被晋朝官府知道后,官府带人收集了这13车竹简,最终研究得知这是一部记载了上古到战国魏国时期的历史,对于研究历史真相来说极为的重要,此失传古籍虽说是在晋朝时期出土的,但也流传到了今天,这便是《竹书纪年》。
新学期伊始,细心的学生将会发现,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论语》竹简亮相新版《中国历史》课本。让人惊奇的是,刘贺墓出土的竹简远不止儒家经典《论语》。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各类器物一万余件(套),轰动了全世界。
盗墓,这在原始社会时期是一种报复性行为,周代礼崩乐坏之后盗墓就变成了一种“夺人财富”行为。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阶级的分层,许多高层人员觉得自己生前戎马一生,死后的墓葬也应当比别人高上一筹,因而大量的稀世珍宝被送入墓穴中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