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不管是毕业留念还是出门旅游、恋爱、聚会等多个场景,都少不了社交神器——拍立得的身影。怀旧滤镜十足的拍立得,自带磨皮美颜效果,再加上还能立时出片,成为了Z时代年轻人的新宠。不过,拍立得虽好,却有一个大bug,那就是相纸太贵,关键还一纸难求,并持续涨价中......
当时横空出世的 vivo Xshot 就已经搭载了 800 万的前置摄像头,并配上了全光谱 LED 补光灯,后置主摄则是 1300 万像素的索尼 IMX214 CMOS 和 F1.8 大光圈——这让 vivo Xshot 一跃成为当时最好的影像手机,尤其是在拍人像上。
轻便,所拍即所得,这就是拍立得的乐趣和意义吧。路过武康大楼,不是被意料之中的人山人海惊到,而是在街头巷尾,活力四射的年轻人留影拍照时,其中不少人手里端着的是一台拍立得。还以为,在手机数码摄影的时代,这玩意儿早就销声匿迹了。胶片时代,照相是个大项目。
关于宝丽来相机的创始,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当事人 Edwin Herbert Land 称它为「虚构的真实故事」:1943 年,Edwin 在旅行时用 Rolleiflex 相机为 3 岁的女儿拍摄照片,却被问道「为什么我现在看不到照片呢」。
1月14日,青岛栈桥海边成为了众多年轻人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其中,拍立得相机成为了他们的首选。这种相机以其独特的即时成像功能,让年轻人在拍摄完毕后立刻获得照片,将青岛海边的美好瞬间定格为永恒的记忆。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拍立得相机曾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影像市场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即拍即得”,拍完即可印出,照片色彩复古的拍立得相机,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心头好。“本想买点相纸,新年时和朋友拍照片,好不容易等到放货原价相纸,几秒钟就没了,又没抢到。”而关于拍立得相纸“难买”及“溢价”的讨论,也时时出现在社交平台。有网友表示,买相机只是“门槛”。
宝丽来Pola是即拍即现,一次成像相机。1947年,美国人发明了一次成像胶片,并由宝丽来公司生产出一次成像的拍立得相机。这一发明,使得旅游者的摄影变得非常方便,而不用受当时还非常不普及的冲洗服务的影响。 这种照相机用特种胶片,拍摄后立即自动冲洗。
在数字化浪潮的洗礼下,科技产品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便利。而不过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科技产品的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最近,《时代》周刊杂志评选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 50 件科技产品。
你知道LOMO吗?“玩具而已。”“比拍立得还要低端。”“不懂技术瞎拍。”……据我所知,严肃摄影爱好者们通常对LOMO和所谓的Lomography不屑一顾。如果你固执地认为LOMO不过是一款“廉价玩具相机”或“重口味手机滤镜”,那你应该无法脑补玩LOMO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