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某种意义来说,正式名称为“文丘里效应”的地面效应一直都存在,但仅是被FIA限制使用方式而已,依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赛车以高速在地面行驶时一定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将地面效应的使用效率最大化一直是工程师的目标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F1史上那些令人难忘的黑科技。地面效应地面效应在1977年的莲花78赛车上得到了巨大的应用,它不仅靠翼片产生下压力,而是让空气在底板下方被加速,利用文丘里原理产生低压区,从而让整辆赛车被“吸”在地面上。柯林·查普曼对于莲花78赛车上地面效应的效果感到非常
现如今的F1地效赛车中,地效底板是这一代赛车身上最重要的空力套件,没有之一,但在进入地效时代的第三年,不同车队对于这个套件的理解不是收敛的,相反是发散的,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增加底板产生下压力的能力。
当地时间周二FIA在巴黎举行F1战略组会议新浪体育讯 据《赛车运动》获悉,当地时间周二在巴黎举行的F1战略组会议上讨论了关于“廉价”F1引擎的方案。自从2014年F1引入1.6L升V6规格的引擎以来,引擎成本一直是F1管理机构忧虑的问题。
每个周一对上班族来说都是苦恼的一天,疯玩了一个周末之后再上班脑子都感觉是木的。不过没关系,编辑这就给各位开一下儿脑洞,跟各位侃侃F1历史中的一些奇葩设计,比如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这个——Brabham BT46B。BT46B,这个名字听着就有点儿“变态”,当然这是开玩笑。
哈喽大家好,我是栗子。终于,我们等到了这台全新的路特斯。这是路特斯历史上第一台量产电动SUV,所有关注路特斯的人都会冒出一个问题——这台叫Eletre的纯电SUV,配得上“LOTUS”的名号吗?路特斯,是最早在汽车界玩空气动力学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