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都在为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产品头疼,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有关幼儿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报告建议,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我家小孩读四年级,平时成绩都挺不错的,但最近每到星期五放学回来就是玩手机看电视,控制不住的样子,玩久了手机脾气也变得很暴躁,我跟老婆商量以后就把家里的电视拆了手机藏起来了,但这样没让我家孩子进步,脾气变得更娇气暴躁,唉!
◎莫声柏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的教育学家发现,把平板电脑作为幼儿的“电子保姆”,会导致孩子发更大的脾气,对于想用平板电脑来安抚孩子情绪的父母来说,结果会令他们感到苦恼。学龄前是孩子情绪调节技能发展的敏感时期。幼儿很容易哭闹和尖叫,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能逐渐控制愤怒和沮丧的表达。
暑假期间,如果孩子们在家学习动力不足,又沉迷于手机电脑,亲子关系紧张……家长们该如何应对?8月2日,由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携手益阳市资阳区脑科医院共同举办的湖南省第三期“阳光少年夏令营”正式开营。
随着暑期的来临,家中的“神兽”们纷纷出笼,这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疼。平日里母慈子孝,一到假期便可能演变为“鸡飞狗跳”的景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孩子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暑假本是孩子放松身心的宝贵时光,然而,这也成了不少家长咨询孩子心理问题的高峰期。
不同学者对手机成瘾有不同的定义,多数学者借鉴网络成瘾等相关概念,认为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属于行为成瘾和技术成瘾,并将其定义为智能手机成瘾,它是指由于个体过度使用智能手机而产生了心理依赖,进而对智能手机及其相关服务使用失去控制,导致日常生活被干扰,并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尽管苹果粉丝们可能认为给孩子一台iPad是一个让他们安静玩耍的好主意,但新的研究建议减少这种做法。《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3岁半时每天花75分钟或更长时间在iPad屏幕前的孩子,一年后更容易爆发愤怒和沮丧的情绪。
常常听一些家长抱怨孩子玩手机,成绩下降,却没有坚定的态度和行动来制止。 家长甲:“学校实行5+2就太好了!我让孩子参加,就是为了让他少玩手机。”“那上完课后呢?”我问。“反正作业完成了,随他玩,管不了那么多”“要是在学校没完成作业呢?”这种情况是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