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史记》、《汉书》所有带“汉”的字句找出来,就会发现,“汉”只指“汉国”。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韩景春、李毅夫两位的研究,最早使用“汉族”一词的是黄遵宪,是在1903年的《驳革命书》中:“倡类族者,不愿汉族,鲜卑族,蒙古族之杂居共治,转不免受治于条顿民族,斯拉夫民族,拉丁民族之下也”。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那么民族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国又为何叫做华夏呢?这可就要追溯到周朝时期了。“华夏”名称的来源,现在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以“礼仪之大”、“服章之美”来区分的人群、部落和国家。区分的标准就是尊礼法、穿华服的即是华夏人,其他的都是蛮夷。
2月28日是汉高祖刘邦登基建立汉朝的日子,对于中国汉族来说意义非凡,我们先从汉族说起。汉族称谓由来汉族的由来: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从秦始皇统一到汉朝建立,仅仅20年左右,所以汉朝很多人依旧还保持着战国时期的习俗和秦朝的习俗,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加强国内的稳定和国家向心力,刘邦开始在思想上进行统一,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汉朝境内的所有人都是汉族人,也许他们的祖先来自战国不同的国家,甚至有的祖先来自草原,但从今以后,大家都是汉族人。
文/刘长军(军事评论员)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您阅读此文,拜托您动动发财的手指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评价、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陪我的国一起逆袭!感谢您的支持鼓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时期,对中国人民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汉朝统一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石。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事实:在汉朝之前,中国人民有一个非常霸气的称谓,即中华民族的起源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