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每天都要放进嘴里的东西,但是你对它一无所知——它就是牙膏。古医书《外台秘要》曾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 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似乎也不错,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扰,就是孩子似乎特别“贪吃”,而且吃的对象还不仅限于食物,玩具、纸张、头发、甚至泥土都会抓一把来啃一啃,让家长防不胜防。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处于“口欲期”,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贪吃,对策通常是看紧孩子,避免孩子把各种杂物往嘴里塞。
我家宝宝现在9个月了,看到什么东西就用手去抓,抓到了就往嘴巴里塞,放他在客厅,然后就到处爬了,爬到鞋架那里,自己把鞋子拿下来,然后坐起来就放在嘴里舔了,有时候又把垃圾桶翻到,垃圾倒出来了,用手抓到垃圾也往嘴里放。
昨晚和二宝到邻居家玩。只见10个月大的凯凯一直将一台玩具小汽车往自己的嘴里塞。凯凯妈在一旁看到,赶紧将玩具车从孩子手拿走。并大声和孩子说:“你这孩子,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脏的呢。下次再次放,妈妈可要打你。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抓起东西不是先看看,而是直接放嘴巴里,这是孩子经常会出现的举动。这样的举动一出,父母马上就会制止,“太脏了!”“别吃手!”可孩子就像没听见一样,甚至愈演愈烈。了解科学养育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必然会经历吃手的阶段,可真遇见了还是会不知所措。
有的家长可能发现,宝宝到了某个时期之后总是很喜欢从床上或者地上捡东西,有时候看一看还会放进嘴里。想必各位家长有些不太理解,宝宝怎么什么都想往嘴里放,甚至连纸屑之类的小物品宝宝也像着了迷似的,一条丝带也能玩上老半天。
作为妈妈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孩子喂养的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可是有时候你会发现宝宝并不想继续吃下去了,宝宝吃饱了,你还要追着给宝宝喂食,宝宝当然吃不下去了,所以就吞咽困难了,所以宝宝就会含着饭,一直磨着磨着,吞咽不下去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一直是传统美德,也是从上至下公认的道德习俗,甚至在汉代时,朝廷一度极度推崇孝道,以孝作为一国提倡的价值观和向导,孝廉成为文人志士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之一,至于为什么想必在我们成为宝爸宝妈后也能深深有所感悟。
想必很多有宝宝的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不管宝宝手里拿着什么,他都会放进嘴里嚼一口,即使他已经停了很多次,宝宝下次还是会再做同样的事情…事实上,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他们喜欢把一切都塞进嘴里,因为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问答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宝宝6个月了,不肯吃辅食,怎么办?可能是有类似的经历,更可以感同身受,更能够体会一位妈妈的担心。悟空问答的问题截图我家大宝小时候就是这样,带宝宝做体检的时候,医生说宝宝已经满六个月了,可以给宝宝喂辅食了。我兴致勃勃的给宝宝做米粉,宝宝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