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明朝时候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在元朝以前已经有了东、西洋之分,为什么有这样的分法呢?
永乐十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第四次虽然比起第三次访问的地区、国家较少,但是规模依旧不小,这次航行使团中包括官员868人,兵26800人,指挥93人,都指挥2人,书手140人,百户430人,户部郎中1人,阴阳官1人,教谕1人,舍人2人,医官医士180人,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等。
在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从大明离开,驶向未知的大海远方,此时,在船上的众人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们正在进行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远航,他们的事迹,将载入史册,被世人传颂。而世人在提起这件壮举时,总会出现一个人的名字——郑和。
有这么一种树,每年都能结出不同形状的果实,根据果实形状能够预示来年的收成。这是郑和下西洋研究中一个有趣的传说,这种树叫做“五谷树”。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 熟悉明初郑和下西洋历史的人都知道“五谷树”,五谷树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