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告诉我,今年由于干旱,一亩最多也就1100斤,和去年相比,亩产少了一百多斤。虽然我们已经离开了农村,但乡下还有很多亲人生活在那里,尽管我们的脚底不会再沾满泥巴,但对很多农村出来的人而言,对土地和庄稼的感情依然很浓郁。
如今,苏北丰县老家的秋收时节已经到了,父母种的近四亩玉米,也到了收获季。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他们将在忙碌中度过,每天早上七点钟左右出门,晚上六点满载而归,吃完晚饭他们就坐在玉米堆前给玉米剥皮,那是多年不变的流程。
先来一张烧火灶,带你回到儿时的回忆,很多网友无法理解如今这个年代还有这样的厨房,用柴火煮饭,完全是原始状态。家里虽有煤气灶与电饭锅,但是舍不得用,但是柴火灶始终不太卫生,也比较麻烦,大多数老人为省钱喜欢用。农村普遍是红砖瓦房,又矮又小,一般都是三四十年前的房子。
近年来,苏北地区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苏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已经成规模,让乡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幅提高,为游客提供了美丽而宜人的乡村旅游胜地。
上海人口中讲的就是“江北人”一词在近代以后,随着苏北的衰落,尤其是上世纪上半叶苏北的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因素,导致苏北地区赤贫化,无数苏北人背井离乡前往大上海等江南地区谋生,由于贫困、民风等原因,其口音也被当地人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