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常恒。咱作为创业者,每年看春晚,就跟寻宝似的,总能发现一些未来行业发展的苗头。就看春晚历年的冠名广告,就能知道当下哪些大公司最火、最热门。最开始是零售品牌,后来微信红包、支付宝集福,这些平台开始火起来了,最近这几年,抖音、小红书这些内容平台又兴起了。
每年除夕,一家人围坐看春晚,已成为许多国人过年的标配。春晚的舞台设计向来是视觉焦点,从早期简约质朴,到如今科技感爆棚,巨大的LED屏幕、可移动的立体舞台,这些变化不仅是艺术审美提升,更反映了国内LED显示屏、舞台机械等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
年年看春晚,今年竟看出别样门道!这春晚,可不只是除夕夜的热闹乐子,细究起来,它藏着中国经济的起伏、商业的变革,更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生动注脚。想当年,春晚刚兴起,赞助商那叫一个 “实在”。实体企业蜂拥而上,什么服装厂、食品厂,都想在春晚露个脸。为啥?
1995 年孔府宴酒以 3079 万元成为春晚标王,1996 年秦池酒更是以 6666 万元拿下标王,1997 年秦池酒以 3.2 亿元蝉联标王,其 1996 年销售额猛增至 9.5 亿元,酒企通过春晚的强大传播力,实现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飞速扩张,也反映出当时消费市场对酒类产品的强劲需求,以及大消费时代的来临。
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春晚不仅是一场盛大的文艺演出,更是春节期间阖家团圆的重要陪伴。在当年春晚期间,腾讯发放了 5 亿元的微信红包,借助春晚巨大的流量和全民参与的热潮,微信支付迅速崛起,用户数量和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成功反超了支付宝,这场“支付战争”的胜利也让其他互联网巨头看到了春晚背后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